从民间中医到执业医师的必经之路,中医爱好者的从业指南看这里!
近些年来,中医热持续发展,越多越多的中医爱好者开始变成中医从业者,从热爱到专业,只需要考取一个中医师承或者中医专长的资格证书。
随着中医热的持续发展,国家也出台《中医药法》支持中医发展,但同时也明确表示无证行医属于违法行为。那么,从无证行医到执业医师,需要经过哪些流程呢?
中医师承的由来
中医的独特之处
中医技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文化,因其具有师徒传承这一特殊性质,所以民间中医绝大多数都必须拥有很强的临床经验,但其中多数人却没有对应的专业学历。无证行医是国家不允许的,所以多种政策的出台为没有全日制医学专业学历但有着真正技术的中医人才提供了合法行医的主要途径和具体方法。
师承之路的开启
2006年卫生部公布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中规定,通过中医师承出师考试是中医入门及获得考取助理医师的必要条件。
温馨提示:连续跟师3年后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实习1年凭此证可以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获取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并工作5年后可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师承与专长的区别
中医专长主要针对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老中医获取医师资格的途径,多是赤脚医生与中医家传的群体。
中医师承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取考试资格,拜师学员必须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
中医师承流程如下:
匹配老师
(符合师承的中医类导师,确认专科方向)
↓↓
公证备案
(老师执业所在地师承备案,省中医药局备案)
↓↓
跟师学习
(学习理论和临床知识,满5年)
↓↓
报名考试
(准备中医资格考核)
1.拜师
学生必须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指导老师必须有从事中医或民族医15年以上的行医经验或具有副高级别职称具备带徒学习资质的老中医。
2.公证
学生必须与老师一起携带有效证件到公证处去公证师徒关系,之后的学习时间才是有效的,完成公证后一定要到卫健委备案,通过备案后才相当于官方正式开始记录你的跟师时间。
3.跟师3年
学生需要跟着老师学习3年的中医临床技术,不需要全天都必须跟在身边,随着老师安排的上课时间进行就可以,但是中医基础非常重要,必须一直持续性的不断学习才可以!
4.出师考试
即为中医师承出师考试,通过3年以上的学习学生就可以在当地报名,考试通过了就可以证明学习知识到位,算为学生出师。
中医师承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与综合笔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满分100分,合格分60分;综合笔试满分300分,合格分180分。
5.报名助理医师考试
师承出师考试通过后的考生需要再实习1年才可以报名参加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拿到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后就可以开始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从事医疗活动。
6.执业医师考试
在取得助理医师资格证后,考生需要工作满5年即可以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后就具有了处方权与开诊所的资格!
师承人员如何取得职业资格?
第一种方式:
经过师承3年,获得《师承出师证》经过(试用期1年),中医执业助理5年,中医执业医师3年,就可以开诊所。
第二种方式:
经过师承5年,取得中医专长资格证(满5年可开办诊所),可考中医执业医师。
第三种方式:
经过师承3年,获得《师承出师证》资格满2年,可或者中医专长资格证(满5年可开办诊所),可考取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师承公证所需材料
(1)身份证
(2)户口本
(3)执业医师资格证
(4)执业医师执业证书
(5)技术职称证书
(6)卫健委出具的15年以上工作证明;承办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师承对象
1.在基层乡村地区从事中医临床实践、经营私人诊所多年,但却没有自己的医师资格证书的乡村医生、基层医疗从业者;
2.通过家传、拜师方式传承中医药,但没有考上中医药院校的高中毕业生、社会人员;
3.有西医医师资格,希望学习中医但没有考取中医医师资格的在职医生;
4.有中药相关学习背景的本科、大专院校毕业生;
5.有医学学习背景的中专卫校、职高等学校毕业生;
6.从事养生保健工作,但是没有专业临床实践经验,没条件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
7.热爱中医药文化、但是工作很忙、应酬较多、家务缠身、没时间系统学习中医的社会人士。可以在卫计委注册登记,申请创办中医诊所,或者去医疗机构内工作。
作者:xh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