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淆的50组中药对比(上)

发布时间:
来源:悬壶中医教育

第一组 麻黄与桂枝


相同点

不同点

麻黄

辛温解表药
功效:发汗解表
主治:风寒表证

发汗力强
多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
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

桂枝

发汗力缓
外感风寒有汗、无汗均可
并可温经通阳
常用于寒凝经脉、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证、胸痹及心悸、脉结代等证


第二组 荆芥与防风


相同点

不同点

荆芥

药性微温,温而不燥
功效:祛风解表
主治: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发汗之力较防风强
并有透疹消疮、止血功效

防风

防风祛风之力较强
并能胜湿、止痛和止痉
可用于风湿痹证及破伤风等证


第三组 紫苏与生姜


相同点

不同点

紫苏

发汗解表药
功效:解表散寒、止呕
主治:风寒感冒、呕吐、解鱼蟹毒

行气宽中
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用治中焦虚寒引起的冷痛、呕吐,肺寒咳嗽
还可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


第四组 薄荷、牛蒡子与蝉蜕


相同点

不同点

薄荷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利咽
主治:风热感冒;
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咽喉肿痛

宣散表邪力强
还可清利头目,利咽喉,疏肝行气
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牛蒡子

疏风发散之力不及薄荷
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
宜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咳痰不利者

蝉蜕

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以宣肺利咽、开音疗哑
还可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治疗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及小儿夜啼不安


第五组 桑叶与菊花


相同点

不同点

桑叶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主治:外感风热;
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及肝阳眩晕

疏散风热之力较强
长于清肺润燥,兼能凉血止血
用于肺热燥咳以及血热吐衄

菊花

平肝明目之力较强
并能清热解毒
多用于肝阳上亢或疮痈肿毒


第六组 柴胡、葛根与升麻


相同点

不同点

柴胡

功效:发表、升阳
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清阳不升
柴胡与升麻
升阳举陷
治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
升麻与葛根
透疹,用治麻疹初期,透发不畅

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
治疗少阳证的要药,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
感冒发热
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

升麻

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其升提(升阳举陷)之力较柴胡为强
善于清热解毒
用于多种热毒证

葛根

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而达到生津止渴、止泻之功
用于热病烦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解肌退热
用于外感表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项背强痛,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可


第七组 石膏与知母


相同点

不同点

石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主治:温病气分实热证及肺热咳嗽


清解力强,重在清泻火热
偏重于清泻肺胃实火
用于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等,煅石膏外用还能收敛生肌

知母

滋阴润燥力强
重在滋润肺、胃、肾阴
用于阴虚火旺证


第八组 芦根与天花粉


相同点

不同点

芦根

清热泻火药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主治:热病烦渴、消渴、肺热咳嗽


还能止呕、利尿
偏重于清泻肺胃实火
用于胃热呕逆、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天花粉

还能消肿排脓
用于痈肿疮疡


第九组 黄芩、黄连与黄柏


相同点

不同点

黄芩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湿热与热毒病证


善清上焦热邪,并善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嗽证
凉血止血、清热安胎,用于血热出血、胎热不安

黄连

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尤强
善清中焦热邪,并善泻心火、清胃火
治心、胃火热证常用之品

黄柏

善清下焦热邪,多用于下焦湿热证
退虚热,用于阴虚发热证


第十组 金银花与连翘


相同点

不同点

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痈肿疮毒、外感风热与温病初起

疏散风热之力较强
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证

连翘

清心解毒之力强
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治瘰疬痰核


第十一组 大青叶、板蓝根与青黛


相同点

不同点

大青叶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凉血消斑力强

板蓝根

解毒利咽效佳

青黛

清肝定惊功著


第十二组 生地黄与玄参


相同点

不同点

生地黄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主治: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

清热凉血作用较强
多用于血热出血、内热消渴

玄参

泻火解毒力强
可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证


第十三组 牡丹皮与赤芍


相同点

不同点

牡丹皮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特点: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
主治:热入营血,斑疹吐衄;
血滞经闭,痛经癥瘕,跌打瘀肿,痈肿疮毒

清热凉血并能清透阴分伏热
用于温热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及肠痈腹痛

赤芍

散瘀止痛力强,多用于血滞诸证
泻肝火,用于肝热目赤肿痛


第十四组 黄连与胡黄连


相同点

不同点

黄连

功效:清湿热,善除胃肠湿热
主治:湿热泻痢

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强,并长于清心、胃之火
用于多种热毒病症,以及心、胃火热证

胡黄连

长于退虚热、除疳热
用于阴虚发热与小儿疳积证


第十五组 大黄与芒硝


相同点

不同点

大黄

功效:泻热通便,外用清热消肿
主治:肠燥便秘,痈疮肿毒

泻下力强,有荡涤肠胃之功,为治疗热结便秘之主药
清热泻火力强,并能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利湿热
用于温病热毒、血热出血、瘀血证、湿热黄疸与淋证

芒硝

软坚泻下,善除燥屎坚结
外用治疗咽喉肿痛、疮疡、目赤


第十六组 秦艽与防己


相同点

不同点

秦艽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风湿痹证

通经络、退虚热、清湿热
用治中风不遂;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湿热黄疸

防己

利水消肿,用治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第十七组 五加皮与桑寄生


相同点

不同点

五加皮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风湿痹证,筋骨痿软

温补之效,用于小儿行迟,体虚乏力
利水,用于水肿,脚气

桑寄生

固冲任、安胎
用于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第十八组 苍术与厚朴


相同点

不同点

厚朴

功效:燥湿
主治:湿阻中焦证

消积除胀满,又下气消痰平喘
可治食积气滞、痰饮咳喘

苍术

燥湿健脾要药,并可祛风湿、散表邪和明目
可治风湿痹证、风寒表证以及夜盲


第十九组 茯苓与薏苡仁


相同点

不同点

薏苡仁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
主治:水湿内停诸证以及脾虚证

善清湿热,并能除痹、消肿排脓
还可用治风湿痹证,以及肺痈、肠痈

茯苓

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第二十组 车前子与滑石


相同点

不同点

车前子

功效:利尿通淋
主治:湿热下注膀胱之小便淋沥涩痛

还可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用于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

滑石

还可清热解暑,收湿敛疮
用于暑湿,湿温,湿疮,湿疹,痱子


第二十一组 大黄与虎杖


相同点

不同点

大黄

功效: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泻下通便


主治:瘀血诸证、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湿热黄疸、
淋证、热结便秘

泻下攻积,清热凉血
用于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湿热痢疾

虎杖

还能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咳嗽


第二十二组 附子与干姜


相同点

不同点

附子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主治:亡阳证
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脾胃有寒脘腹冷痛泄泻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并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于各种阳虚证以及风寒湿痹证

干姜

回阳救逆之功不及附子,长于温中散寒
常用于中焦寒证
又有温肺化饮之功,用于寒饮停肺证


第二十三组 附子与肉桂


相同点

不同点

附子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里寒实证、虚寒证以及寒湿痹痛

回阳救逆,并长于温补脾肾

肉桂

长于温补命门,还能引火归原,温通经脉
并能鼓舞气血生长,以治阴疽与虚寒性溃疡


第二十四组 陈皮与青皮


相同点

不同点

陈皮

功效:行气消滞
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主理脾肺气滞,并能燥湿化痰
治疗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及湿痰、寒痰壅肺之咳嗽、胸闷

青皮

善于疏肝破气
用于肝气郁结、食积气滞及癥瘕积聚


第二十五组 木香、乌药与香附


相同点

不同点

木香

功效:行气止痛
主治:气滞腹痛

善行脾胃、大肠气滞,兼消食健脾
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痢疾里急后重

乌药

长于散寒止痛,并能温肾
治寒凝气滞的胸胁脘腹诸痛、寒疝腹痛及肾阳不足的小便频数与遗尿

香附

长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为调经之要药
多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


作者:xhjy

THE END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悬壶中医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悬壶中医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悬壶中医师承班
悬壶中医专长培训班
悬壶教育微信
微信订阅号
企业服务号
官方微网
咨询电话 9:00-18:00
1938696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