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国芝老中医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叶天士等医家对脾胃的论述,悉心钻研,深得要旨,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强调“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治疗上,叶老积四十年之经验,在脾胃病的辨证论治中,立法周到,选方准确,用药灵活,每每取效显著。现将其治疗脾胃病常用十法,按其适应证候,病机分析,选方用药等方面,分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中医考试
中医考试:治疗脾胃病的几个思路2025-03-26 18:05:08
中医专长——毫针刺法过程图解2025-03-26 17:49:36
我们把毫针刺法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一、针刺前准备二、进针三、行针四、留针五、出针所以,中医专长对针刺方法的考核,无外乎是对上面五点的探究。都是从细节方面入手,不要把它想象的太高深。比如无痛针法,也是在进针和行针手法上下功夫。一、针刺前准备1、针具的选择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肥瘦、体质、病情、病位及所取腧穴,选取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位较深者,可选取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为女性,体弱、形瘦、而病位较浅者,则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
介绍十款中成药的不同治疗作用(一)2025-03-26 17:47:34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具有性质稳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服用、携带、贮藏保管方便等特点。中成药一般有明确的使用范围的禁忌。但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证使用中成药,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简言几款。注:中成药使用仍需辨证论治。
中医专长综述及医术渊源范文2025-03-26 17:45:07
医术渊源模板(外治针灸类技术):本人接触针灸技术主要源于XXX老师的经筋针灸应用。本医术的主要理论依据则如《灵枢∙经筋》篇中所述“...之筋,起于...结于...具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治疗上依据经筋循行路径,按“远道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将传统针灸取穴和“以痛为输”取穴相结合,用毫针平刺法作用于皮下浅层筋膜,对皮下浅层筋膜进行刺激或放松,促进相关经筋、筋膜的自我修复,实现对伤筋病的诊治。本人以跟师学习为主、自学为辅的方式学习中医。
中医考试:针灸“穴位特殊治疗作用”考点总结2025-03-26 17:39:36
尺泽: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孔最:痔血 鱼际:小儿疳积 合谷:外感病;热病多汗或无汗;经闭、滞产 偏历:水肿曲池:热病;眩晕;癫狂 肩髃:瘾疹.瘰疬 迎香.四白:胆道蛔虫症 天枢:双向调大便 梁丘:乳疾足 三里:保健要穴 丰隆:化痰 内庭:清胃火 公孙:神志病;奔豚气 三阴交:心悸失眠;湿疹;阴虚 地机:痛经要穴 阴陵泉:祛湿要穴 极泉:瘰疬、腋臭、上肢针麻……